卧式乳化泵是一种重要的乳化设备,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。其主体部分呈卧式布置的乳化设备,主要由电动机、转定子、工作腔等部分组成。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直转齿(转子)与相配的定齿(定子)作相对的高速旋转,被加工物料通过本身的重量或外部压力(可由泵产生)加压产生向下的螺旋冲击力,透过胶体磨定、转齿之间的间隙(间隙可调)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、摩擦力、高频振动等物理作用,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、分散和粉碎,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。
卧式乳化泵的日常保养步骤:
一、清洁工作
外部清洁
机身擦拭:每天使用完毕后,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卧式乳化泵的机身,去除表面的污垢、油脂和残留的物料。注意避免水分进入电机等关键部件,擦拭后用干布擦干,保持机身干燥。
进料口和出料口清理:定期清理进料口和出料口周围的残留物料,防止物料堆积堵塞管道或进入泵体内部,影响泵的正常运行。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,如刷子或刮刀,轻轻清除附着的物料。
内部清洁(定期进行)
拆卸清洗:根据物料的性质和使用频率,定期对泵体内部进行深度清洁。首先,关闭电源并排空泵内的物料,然后按照操作规程拆卸泵体的各个部件,如转子、定子、叶轮等。将拆卸下来的部件浸泡在适当的清洗液中,清洗液的选择要根据物料的性质来确定,一般可选用清水、洗洁精、专用的清洁剂或溶剂等。对于顽固的污垢,可以使用软毛刷轻轻刷洗,但要注意避免损坏部件表面的涂层或密封件。
冲洗管道:在清洗泵体内部的同时,不要忘记对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进行冲洗,以清除管道内残留的物料和杂质。可以使用高压水枪或专门的管道清洗设备进行冲洗,确保管道畅通无阻。
干燥组装:清洗后的部件要彻d干燥,避免水分残留导致生锈或腐蚀。然后将各个部件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好,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密封件的安装位置和状态,确保密封良好,防止泄漏。
二、润滑维护
润滑点检查:定期检查卧式乳化泵的润滑点,包括电机轴承、泵体轴承、机械密封等部位。检查润滑脂的剩余量和质量,如果发现润滑脂变干、变色或含有杂质,应及时更换。
润滑脂补充和更换: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际运行情况,定期为润滑点添加适量的润滑脂。一般来说,电机轴承和泵体轴承每运行一定时间(如每月或每季度)应补充一次润滑脂,机械密封可根据其磨损情况定期更换润滑脂。在添加润滑脂时,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工具,将润滑脂均匀地涂抹在润滑部位,避免过量涂抹导致润滑脂进入泵体内部,影响物料的纯净度。
三、密封件检查与更换
日常检查:每天开机前和停机后,都要检查机械密封、油封等密封件的密封情况。检查是否有泄漏、磨损或老化的迹象,如发现密封件有轻微的泄漏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,如调整密封件的压紧力或更换密封件。
定期更换:密封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,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运行时间,定期更换密封件。一般来说,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在几个月到一年左右,油封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,需要更频繁地更换。在更换密封件时,要选择与设备型号相匹配的优质密封件,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,确保密封效果良好。
四、电气系统维护
电机检查:定期检查电机的外观,包括电机外壳是否有破损、变形,电机风扇是否正常运转,通风口是否堵塞等。同时,要用绝缘电阻表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,确保电机的绝缘性能良好,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。
电气连接检查:检查电源线、电缆和接线端子是否松动、破损或过热。如有松动,应及时拧紧;如发现破损或过热迹象,应立即更换,以避免电气故障引发火灾或设备损坏。
控制系统检查:对于配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卧式乳化泵,要定期检查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,包括传感器、控制器、显示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。检查控制参数是否准确,如温度、压力、转速等设定值是否符合要求,如有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校准。